物联网简介


orchid
电梯物联网专家 2024-01-03 22:44:47 54340 赞同 0 反对 0
分类: 资源
物联网定义(Internet of things,IOT)

根据GSMA发布的《The Mobile Economy 2021》,至2020年全球物联网连接数以达到131亿,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240亿。

1.1 基本概念

1.1.1 物联网定义(Internet of things,IOT)

物联网的概念最初来源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在1999年建立的自动识别中心(Auto-ID Labs)提出的网络无线射频识别(RFID)系统——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为每个产品建立全球唯一标识代码,采用射频技术实现对产品信息在全球范围内识别和管理,强调物品标识和基于RFID的实物互联。

2005年ITU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正式确定了“物联网”的概念:“通过将短距离移动收发器嵌入到各种配件和日常用品中,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形成了一种新的交流方式,即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实现交互”,并随后发布了《ITU Internet reports 2005——the Internet of things》,介绍了物联网的特征、相关的技术、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市场机遇。

狭义上的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网络”,广义的物联网由国家标准定义:通过感知设备,按照约定协议,连接人、物、系统和信息资源,实现对物理和虚拟世界的信息进行处理并作出反应的智能服务系统。(GB/T 35319-2017 物联网 系统接口要求)

根据对物联网的理解,物联网可以定义为:使用统一标识建立唯一编码,通过传感器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通信技术等将物品通过网络连接起来,实现智能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全面感知、可靠传递、智能处理。

1.1.2 相关概念

工业互联网(Industrial internet of things, IIOT)是物联网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其通过工业资源的网络互联、数据互通和系统互操作,实现制造原料的灵活配置、制造过程的按需执行、制造工艺的合理优化和制造环境的快速适应,达到资源的高效利用,从而构建服务驱动型的新工业生态体系,具有智能感知、精准控制、数字建模、实时分析、迭代优化等特征。(GB/T 38619-2020 工业物联网 数据采集结构化描述规范)

泛在网(ubiquitous Network):“Ubiquitous(泛在)”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加州Xerox(施乐)公司Palo Alto研究中心专家Mark Weiser在1991年提出,Mark Weiser认为在21世纪将会迎来计算历史上的第三次浪潮一一"Ubiquitous Computing(无处不在的计算)”,我们的任务是让Computing(计算)功能普及,其中“Ubiquitous”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意思。Suguru Kameda,Seong-Kweon Kim(2004)认为泛在网就是能够让我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寻找并查阅数据库内容、感知和控制万物的网络,泛在网是未来网络的最高形式。泛在网的定义覆盖范围最广,是终极意义上的物联网。(物联网的应用和发展研究 黄迪)

泛能网(ubiquitous energy internet; UEI):以需求为主导搭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一体化的物理能源网络及与其匹配的数字能源网络形成能源物联网,实现用供一体、多能互补、多网融合的智慧优化,释放能源的综合价值。(GB/T 39120-2020 综合能源 泛能网术语)

移动互联网(mobile internet):用户使用移动终端(包括手机、上网本、平板电脑、智能本等)通过移动网络获取移动通信网络服务和互联网服务的开放式基础电信网络。(GB/T 35281-2017 信息安全技术 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器安全技术要求)。

M2M(machine to machine):从狭义上说,M2M仅代表机器与机器(machine to machine)之间的通信,广义来讲也包括人与机器(man to machine)的通信,是以机器智能交互为核心、网络化的应用与服务。目前,业界提到M2M时,更多的是指非信息技术(IT)机器设备通过移动通信网络与其他设备或IT 系统的通信。自2002年起,M2M技术在世界各地开始得到快速推动,M2M应用遍及电力、交通、工业控制、零售、公共事业管理、医疗、水利、石油等多个行业。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ETSI) 和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等国际标准化组织都启动了针对快速成长的M2M技术进行标准化的专项工作。M2M偏重于实际应用,得到了工业界的重点关注,是现阶段物联网最普遍的应用形式。(物联网:概念、架构与关键技术研究综述 孙其博)

CPS(Cyber Physical System):是一个综合计算、网络和物理环境的多维复杂系统,通过3C——计算(computation)、通信(communication)和控制(control)——技术的有机融合与深度协作,实现大型系统的实时感知和动态控制。CPS基本特征是构成了一个能与物理世界交互的感知反馈环,通过计算进程和物理进程相互影响的反馈循环,实现与实物过程的密切互动,从而给实物系统增加或扩展新的能力。CPS更偏重于研究,吸引了学术界的更多目光,是将来物联网应用的重要技术形态。(物联网:概念、架构与关键技术研究综述 孙其博)

1.1.3 物联网与互联网的区别

物联网设备连接的范围和宽度非常巨大,但很多时候连接不可靠,且很多通信是机器与机器间的小批次数据交互;物联网规模较大,编址和寻址都比较困难;系统开销要求严格,传统的计算机网络协议的开销对于物联网来说是不可接受的;物与物交互,人不必须介入。

1.1.4 物联网基本功能

连接

HTTP协议在网络中广泛使用,但考虑到内存和功耗的原因,物联网需要一个更简单、小巧的连接协议。

设备管理

更新软件、更新安全证书、定位设备、远程重新配置等等。

数据收集、分析和执行

收集数据,进行分析,然后做出相应的动作。

基于位置的能力

能够提供自动感知和追踪位置信息的能力。

可拓展性

支持从很小的部署到很多的设备。

可插拔

物联网需要具备即插即拔的能力。

自组网(Autonomic networking)

网络自动管理、自动配置、自动优化、自动修复、自动保护等等。

自动服务供应

服务需要基于配置好的资源自动的收集数据、处理数据并进行数据通信,这一技术的实现依赖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发展。

可管理性

物联网设备通常在没有人的参与的情况下自动工作,但需要能够被人所管理。

安全

能够抵抗安全威胁,尤其是在设备和用户网络差异很大的情况下集成不同的安全政策和技术。

隐私保护

很多物有其主人和使用者,需要能够保护其隐私。

人相关的服务

能够采集人的静态特征或者动态的行为,对人进行一定的服务。

1.2 物联网体系架构

物联网还没有统一的、公认的体系架构,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美国麻省理工学院Auto-ID实验室提出的网络化自动标识系统体系结构Networked Auto-ID、日本uID中心提出的基于uID的物联网体系结构、韩国电子与通信技术研究所提出的泛在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USN、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提出的Physical-net、欧洲电信标准组织提出的M2M 架构,欧盟FP7计划提出的IOT-A、SENSEI,美国自然基金委提出的CPS,以及法国巴黎第六大学提出的自主体系结构AOA等。

总体来说物联网体系架构可以分为两类,后端集中式和前端分布式。其中,Networked Auto-ID、uID和USN属于后端集中式架构,该架构模式大部分信息处理任务和用户服务请求由后端服务平台完成,系统的规模将受限于后端信息服务器的数据处理能力;M2M、IOT-A、CPS、SENSEI、Physical-net以及AOA属于前端分布式架构,该架构模式大部分信息处理任务和用户服务请求由前端感知设备或网关设备完成,系统不强依赖于后端信息服务平台,即使局部系统毁坏,也不会对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影响,因此抗毁性较好。两种模式在不同的应用场合各有优势。

1.2.1 发展现状

欧盟、美国、韩国、日本等都是物联网发展走在前列的国家,尤其在物联网体系架构和标准化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有的甚至成为国家级的发展重点。

欧盟方面,高度重视物联网创新,拥有一套相对完善的政策体系,涵盖了包括技术、应用标准、管理、未来愿景等在内的众多领域,并且持续发布信息化战略框架、行动计划和战略研究路线图。欧盟提出了两个比较典型的物联网体系架构方案: SENSEI架构和IOT-A架构。SENSEI架构共分为三层:通信服务层、资源层和应用层。IOT-A架构是SENSEI架构的增强版,尤其在互操作性方面做了重点提升。IOT-A架构一共分为四层:无线通信协议层、M2M API层、IP层和应用层。其中,M2M API层定义了各类物联网资源交互的接口,是实现不同无线通信协议转换为统一物物通信接口的桥梁。IP层则用于提供实现广域范围内资源共享的互联技术。IOT-A架构提供了一套较为完备的物联网体系结构参考模型。

美国方面,一直在战略层面布局物联网发展。不仅发布了包括总统创新伙伴计划、先进制造伙伴计划等在内的一系列国家战略,将物联网、信息物理系统(cyber Physical system,CPS)等列为影响国家潜在利益的关键技术。目前美国在体系架构方面的成果主要有Physical-net架构和CPS架构。Physical-net架构分为四层:服务提供层、网关层、协调层和应用层。它最大的特点是,底层感知设备能够直接提供服务,并通过网关层进行服务收集与分发,从而有效分离了应用需求与资源分配环节,能够很好地解决多用户环境下异构资源的管理与规划问题。CPS架构则由美国自然基金委提出,它以构建可控可信、可扩展的CPS网络,实现物理世界与信息世界的融合为目标。其最大的特点是,物理设备具有计算通信、自治、远程协调、精确控制等能力,有助于实现计算、通信与物理系统的一体化设计。

韩国电子与通信技术研究所(ETRI)提出的USN架构。USN架构包括五层:感知层、接人网层、网络基础设施层、中间件层和应用平台层,强调了物联网基础设施的重要作用。目前已形成国际电信联盟(ITU-T)标准。

(物联网开放体系架构发展研究_李晓辉)

1.2.2 我国物联网体系架构

我国物联网体系架构主要有三种形式,分别是:中国电子标准化研究院(电子标准院)和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联合提出的“六域”模型,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信通院,原工信部电信研究院)《物联网白皮书2011》中的三层架构,行业研究中常用的四层架构。

“六域”模型

该模型已列入我国当前技术标准《GB/T 33474-2016 物联网 参考体系结构》。根据该模型,物联网由用户域、目标对象域、感知控制域、服务提供域、运维管控域和资源交换域组成。其中,用户域是不同类型物联网用户和用户系统的实体集合;目标对象域是物联网用户期望获取相关信息或执行相关操控的对象实体集合,可包括感知对象和控制对象;感知控制域是各类获取感知对象信息与操控控制对象的软硬件系统的实体集合;服务提供域是实现物联网基础服务和业务服务的软硬件系统的实体组合;运维管控域是实现物联网运行维护和法规符合性监管的软硬件系统的实体集合;资源交换域是实现物联网系统与外部系统间信息资源的共享与交换,以及实现物联网信息系统和服务集中交易的软硬件系统的实体集合。

ISO/IEC JTC 1/SC 41(物联网及相关技术分技术委员会)标准项目ISO/IEC 30141:2018《物联网 参考体系结构》借鉴了相关概念。ISO/IEC标准与GB/T标准具体内容上存在一定差异。

三层模型

物联网网络架构由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组成。其中,感知层实现对物理世界的智能感知识别、信息采集处理和自动控制,并通过通信模块将物理实体连接到网络层和应用层;网络层主要实现信息的传递、路由和控制,包括延伸网、接入网和核心网,网络层可依托公众电信网和互联网,也可以依托行业专用通信网络;应用层包括应用基础设施/中间件和各种物联网应用。应用基础设施/中间件为物联网应用提供信息处理、计算等通用基础服务设施、能力及资源调用接口,以此为基础实现物联网在众多领域的各种应用。

四层模型

国内行业分析中应用较多(尤其是互联网行业)的是四层模型框架,由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和应用层组成。

感知层是物联网的基层,通过传感器、RFID、全球定位系统、二维码等对物理世界的信息进行采集和识别。

传输层主要发挥信息传输作用,将感知层采集和识别的信息进一步传输到平台层。传输层可分为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无线传输可进一步分为远距传输和近距传输,而远距传输还可分为授权频谱传输和非授权频谱传输。

平台层主要将来自感知层的数据进行汇总、处理和分析,按功能分类可分为设备管理平台、接入网络平台、应用开发平台。

应用层是物联网的顶层,将处理分析后的数据信息应用到具体领域,目前,物联网已实际应用到安防、交通、物流、工业制造、家居、农业等领域,应用领域还在进一步扩展。

 

1.3 物联网技术体系

物联网涉及感知、控制、网络通信、微电子、计算机、软件、嵌入式系统、微机电等技术领域,因此物联网涵盖的关键技术也非常多,《物联网白皮书2011》将物联网技术体系划分为感知关键技术、网络通信关键技术、应用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支撑技术。

1.3.1 感知、网络通信和应用关键技术

传感和识别技术是物联网感知物理世界获取信息和实现物体控制的首要环节。传感器将物理世界中的物理量、化学量、生物量转化成可供处理的数字信号。识别技术实现对物联网中物体标识和位臵信息的获取。

网络通信技术主要实现物联网数据信息和控制信息的双向传递、路由和控制,重点包括低速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低功耗路由、自组织通信、无线接入M2M 通信增强、IP 承载技术、网络传送技术、异构网络融合接入技术以及认知无线电技术。

海量信息智能处理综合运用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数据库和模糊计算等技术,对收集的感知数据进行通用处理,重点涉及数据存储、并行计算、数据挖掘、平台服务、信息呈现等。

1.3.2 支撑技术

物联网支撑技术包括嵌入式系统、微机电系统(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s,MEMS)、软件和算法、电源和储能、新材料技术等。

微机电系统可实现对传感器、执行器、处理器、通信模块、电源系统等的高度集成,是支撑传感器节点微型化、智能化的重要技术。

嵌入式系统是满足物联网对设备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等的综合要求,可以按照不同应用定制裁剪的嵌入式计算机技术,是实现物体智能的重要基础。

软件和算法是实现物联网功能、决定物联网行为的主要技术,重点包括各种物联网计算系统的感知信息处理、交互与优化软件与算法、物联网计算系统体系结构与软件平台研发等。

电源和储能是物联网关键支撑技术之一,包括电池技术、能量储存、能量捕获、恶劣情况下的发电、能量循环、新能源等技术。

新材料技术主要是指应用于传感器的敏感元件实现的技术。传感器敏感材料包括湿敏材料、气敏材料、热敏材料、压敏材料、光敏材料等。新敏感材料的应用可以使传感器的灵敏度、尺寸、精度、稳定性等特性获得改善。

1.3.3 共性技术

物联网共性技术涉及网络的不同层面,主要包括架构技术、标识和解析、安全和隐私、网络管理技术等。

物联网架构技术目前处于概念发展阶段。物联网需具有统一的架构,清晰的分层,支持不同系统的互操作性,适应不同类型的物理网络,适应物联网的业务特性。

标识和解析技术是对物理实体、通信实体和应用实体赋予的或其本身固有的一个或一组属性,并能实现正确解析的技术。物联网标识和解析技术涉及不同的标识体系、不同体系的互操作、全球解析或区域解析、标识管理等。

安全和隐私技术包括安全体系架构、网络安全技术、“智能物体”的广泛部署对社会生活带来的安全威胁、隐私保护技术、安全管理机制和保证措施等。

网络管理技术重点包括管理需求、管理模型、管理功能、管理协议等。为实现对物联网广泛部署的“智能物体”的管理,需要进行网络功能和适用性分析,开发适合的管理协议。

接下来将分几个方面对物联网比较重要的技术领域进行说明。

1.4 物联网通信及组网技术

通信技术可分为无线传输和有线传输技术,而根据实际应用发展情况,无线传输成为物联网行业的主要发展趋势,因此物联网传输层主要关注点在无线传输。无线传输可进一步分为远距传输和近距传输,亦即广域网和局域网技术,广域网技术还可分为授权频谱技术和非授权频谱技术,未授权频谱技术包括LoRa、Sixfox 等技术,授权频谱技术主要为蜂窝通信技术,包括NB-IoT、eMTC 等。

无线传输技术按速率分类可分为高速率、中速率、低速率技术业务(见图 2-7)。高速率无线技术主要为3G、4G、5G、WiFi,能适应涉及语音、图片、视频等高流量情景,可用于自动驾驶、视频监控等领域;中速率技术主要为蓝牙、eMTC,适用于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等领域;低速率无线技术主要为Zigbee、LoRa、NB-IoT、Sigfox,适用于文本为主的低流量业务场景,如共享单车,智能抄表等。

  NB-IOT LoRa Zigbee
组网方式 基于现有蜂窝组网 基于LoRa网关 基于Zigbee网关
网络部署方式 节点 节点 + 网关
(网关部署位置要求较高,需要考虑因素多)
节点
+ 网关
传输距离 远距离(可达十几公里,一般情况下10KM以上) 远距离(可达十几公里,城市1~2公里,郊区可达20km) 短距离(10米~百米级别)
单网接入节点容量 约20万 约6万,实际受网关信道数量,节点发包频率,数据包大小等有关。一般有500~5000个不等 理论6万多个,一般情况200~500个
电池续航 理论约10年/AA电池 理论约10年/AA电池 理论约2年/AA电池
成本 模块5-10$,未来目标降到1$ 模块约5$ 模块约1~2$
频段 License频段,运营商频段 unlicense频段,Sub-GHZ(433、868、915 MHz等) unlicense频段2.4G
传输速度 理论160kbp
~ 250Kbps,实际一般小于100kbps,受限低速通信接口UART
0.3~50kbps 理论250kps,实际一般小于100kbps,受限低速通信接口UART
网络时延 6s
-10s
TBD 不到1S
适合领域 户外场景,LPWAN
大面积传感器应用
户外场景,LPWAN,
大面积传感器应用 可搭私有网网络,蜂窝网络覆盖不到地方
常见于户内场景,户外也有,LPLAN
小范围传感器应用 可搭建私有网网络。

LPWAN(Low Power Wide Area Network, 低功耗广域网),适合广域范围内实现物联网终端连接互联网,典型有两种技术:NB-IoT、LoRa。

a、NB-IoT,是一种利用移动基站进行通信的窄带低功耗广域网络技术,它使用了授权的频段,可直接部署于现有的移动通信网络上,需要运营商提供服务和支持。NB-IoT针对低功耗的、广域范围的、传输数据量小且更新频率也不高的物联网设备,适合于像路灯、停车、共享单车、物流集装箱、空气监测仪等各种户外场景。

b、LoRa,是另一种与NB-IoT竞争的窄带通信技术,它使用了非授权频段。LoRa在组网的时候,不需要运营商的支持,终端设备通过LoRa网关与局域网或者互联网连接。LoRa可以用于企业建立广域的私有无线网络,连接企业场景中的各种物联网设备,设备与网关之间的距离可以达到2公里至10公里以上。

LoRa技术是非授权频谱段较为常用的广域网无线技术,其在应用范围上和NB-IoT相近,两者相比并无明显优劣之分,主要区别在于,NB-IoT的网络由运营商全国统一部署,而LoRa 技术则需要企业自己搭建网络进行运营。采用LoRa 技术需要在自建网络上花费更多,但数据保密性更高。

Zigbee,是一种短距离(10米至近百米)的无线网络技术,适合在室内环境连接终端设备。Zigbee网络的下层协议遵从IEEE 802.15.4标准,上层协议由Zigbee组织定义规范,实现了传输安全性,以及应用层对节点之间通信的需求。Zigbee组网成本低,通过一个协调器构建一个网络,终端设备要么直接跟协调器通信,要么通过其他设备接力的方式,间接地通过协调器连接网络。Zigbee目前主要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楼宇自动化、仓储与物流、智能家居等包含较多联网设备的场景。

1.5 物联网安全技术

在物联网飞速发展的同时,其安全面临着严峻挑战.物联网安全问题不仅能给用户带来财产损失,甚至会威胁用户的生命安全。2016年前FBI美国信息安全专家发现,现阶段市场上的心脏起搏器和胰岛素泵等无线嵌入式医疗设备普遍存在可利用的安全漏洞。物联网安全也是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基石。2010年曝光的震网病毒对多国核电站、水坝、国家电网等工业与公共基础设施造成了大规模的破坏。2016年mirar僵尸网络通过控制大量的物联网设备对美国域名解析服务提供商Dyn公司发动DDOS攻击,造成美国东部大面积断网,许多热门网站停止服务。

目前,国家、企业和个人尚未树立起足够的物联网安全与隐私保护意识。Pew研究中心2016年的统计数据表明,52%的用户同意将其个人医疗设备收集的健康数据与医生共享,44%的用户可接受厂商利用恒温器中的传感器收集其家中每个房间的温度。同时,大部分的厂商认为额外的安全措施不会提高设备自身的市场价值只会增加其生产成本,因此许多厂商在产品销售后并不为用户提供补丁和更新服务。从而导致现有物联网设备长期存在默认口令、明文传输密钥等大量易利用的高危漏洞。

2.1 物联网行业应用

2.1.1 智能电网

作为智能电网和物联网相互融合的产物,随着泛在电力物联网概念的提出,国家电网公司发布《泛在电力物联网白皮书2019》,将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分为两个阶段,重点构建能源生态、迭代打造企业中台、协同推进智慧物联、同步推进管理优化,最终实现到2024 年建成泛在电力物联网。并提出了《配电物联网技术发展白皮书》,实现了物联网和配电网的融合,对配电物联网关键技术的规模化工程应用和场景进行推广。

目前,在众多实施的泛在电力物联网应用项目中,嘉兴乌镇电力物联网作为重点园区级综合示范项目,实现了智慧路灯、电动汽车智慧车联网、全感知配电房等多种场景的应用,建立了全景智慧用电平台,实现数据共享,服务城市管理、百姓生活。有利于智慧城市的建设。浙江无锡作为国内唯一的国家级物联网示范城市,系统规划了物联网产业发展,促进以物联网为龙头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经济、城市治理深度融合,形成一系列“让城市生活更美好”的智慧解决方案和运营管理模式。国网上海电力将泛在电力物联网应用于进博会的供电保障中。实现更快、更精准地发现设备问题,从而大大提升保电工作的效率及能力。

物联网技术在电源侧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传感器应用及对发电机实时状态监测,主要分成传统电源和分布式电源两个部分的应用来阐述,其中通信一般依靠工业以太网来实现。在输电侧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输电线路状态的监测及线路安全检修管控,其中通信一般依靠专用通信网(光纤网络)或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GPRS)网络。物联网在负荷侧的应用最显著是低压抄表方式的转变,除此之外,物联网可以实现在用电安全管理、用电安全方面的应用,进一步推动了智能家居、智能建筑方面的发展。

2.1.2 智能交通

智能交通监测应用

常见的智能交通监测应用包括:车流监控、电子警察系统。

智能交通管理应用

常见的智能交通管理应用包括:自适应交通信号、可变限速标志、自动亮灯人行道、可变车道、智能匝道流量控制。

电子收费 (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 ETC)系统

能够在车辆以正常速度驶过收费站的时候自动收取费用,降低了收费站附近产生交通拥堵的概率。最近这项技术也被用来加强城市中心区域的高峰期拥堵收费。

智能停车

通过超声波、弱磁等传感器节点对车位进行实时监测;通过泛在的无线连接方式将车位信息进行实时汇聚存储至数据云端;通过传统的电子引导牌或者智能手机,车载GPS等方式引导驾驶者到附近合适的空车位。

辅助驾驶

通过车辆上的视频、雷达、GPS等设备,和车辆之间与车辆和路旁设备的通信,采集道路和车辆信息,辅助驾驶员做出操作决策。

智能行驶

智能道路和智能行驶则是将道路作为信息的收集者、分发者和决策者来直接指导车辆行驶。在智能道路上,路面和路旁将大量布设各种信息感知、处理和通信单元。

2.1.3 智能建筑

绿色建筑运行性能监测

基于物联网的绿色建筑性能传感网系统的设计与布置。利用无线传感网络,监测能耗、水耗、照度、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PM2.5等,长期高效收集感知数据。

绿色建筑性能数据监测与反馈云平台。有效的数据质量管理,高效利用不同质量的感知数据;海量绿色建筑性能数据存储、发布和共享;面向研究和应用的数据快速查询平台。

建筑性能多源数据融合与挖掘方法。

建筑结构健康监测

对建筑结构,尤其是对高层建筑和桥梁、隧道等大跨度建筑的结构进行监测是对经济和安全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利用传统的人工检测和仪器测量方式对大型建筑进行健康监测非常耗时耗力,并且几乎无法做到实时。现代建筑则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对建筑结构的健康状况进行实时、全面、准确的监测,结合建筑在健康运行状况下的特征参数进行智能分析和预测,及时给出预警和解决方案。

建筑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综合了传感器技术、无线传输技术、信号处理分析技术等物联网技术以及结构分析预测等领域知识。

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采用物联网的RFID,传感器,短距离通信以及智能决策技术, 将家居设备和系统有机互联并统一管理,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环保的家居生活环境。

智能安防和应急逃生

现代的智能安防和逃生系统利用感知、识别和监控技术,实现建筑的人员安全,财产安全,并进行灾害和突发事件的防护。

常见的安防系统包括基于RFID、指纹等识别技术的门禁系统,结合图像识别技术的视频监控系统,利用多种探测器的入侵报警系统等。

 

本文引用了《物联网学习心得-什么是物联网》 

 及互联网上大量资料,在此致谢

 

技术标准可参考:

国家标准全文公开

Publicly Available Standards

如果您发现该资源为电子书等存在侵权的资源或对该资源描述不正确等,可点击“私信”按钮向作者进行反馈;如作者无回复可进行平台仲裁,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评价 0 条
电梯物联网专家L2
粉丝 1 资源 185 + 关注 私信
最近热门资源
桌面通用(全架构)【在双系统环境下隐藏Windows启动菜单】操作指南  2092
银河麒麟桌面操作系统V10(SP1)2203-如何进行远程桌面互访?  2012
银河麒麟桌面操作系统【保留数据盘重装系统】  1822
麒麟系统各种原因开不了机解决(合集)  1628
桌面通用(全架构)【rpm包转成deb包】操作方法  933
银河麒麟桌面操作系统 V10-SP1 双系统安装 efi 分区问题  917
统信系统安装(合集)  863
统信桌面专业版【手动分区安装UOS系统】介绍  850
统启动异常几种类型(initramfs 模式)  691
银河麒麟服务器操作系统V10(X86|ARM)【进入单用户模式】操作方法  20
最近下载排行榜
桌面通用(全架构)【在双系统环境下隐藏Windows启动菜单】操作指南 0
银河麒麟桌面操作系统V10(SP1)2203-如何进行远程桌面互访? 0
银河麒麟桌面操作系统【保留数据盘重装系统】 0
麒麟系统各种原因开不了机解决(合集) 0
桌面通用(全架构)【rpm包转成deb包】操作方法 0
银河麒麟桌面操作系统 V10-SP1 双系统安装 efi 分区问题 0
统信系统安装(合集) 0
统信桌面专业版【手动分区安装UOS系统】介绍 0
统启动异常几种类型(initramfs 模式) 0
银河麒麟服务器操作系统V10(X86|ARM)【进入单用户模式】操作方法 0
作者收入月榜
1

prtyaa 收益393.72元

2

zlj141319 收益221.42元

3

1843880570 收益214.2元

4

IT-feng 收益213.03元

5

风晓 收益208.24元

6

777 收益172.82元

7

Fhawking 收益106.6元

8

信创来了 收益105.89元

9

克里斯蒂亚诺诺 收益91.08元

10

技术-小陈 收益79.65元

请使用微信扫码

加入交流群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