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创产业发展,绕不开生态建设。
信创产业中的芯片、软硬件、操作系统、中间件等任何一个环节都无法孤立于其他链条生态独立发展。基于电子信息产业特点,信创的推进是作为生态整体去推进,不同组成部分间的适配兼容对信创产业发展至关重要,生态建设是信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问题和根本保障。
目前,信创产业中已经涌现出多个我们令人耳熟能详的“生态圈”,即通过核心企业牵头、合作企业共建、科研院所、各大高校支持的形式共筑信创高质量的生态体系。
“生态圈”蓬勃发展,仍需直面场景落地
海光产业生态合作组织(光合组织)
PKS体系生态联盟
华为鲲鹏计算产业生态
龙芯生态适配服务产业联盟
其中,龙芯中科适配基地总部位于北京,并在合肥、西安、广州、太原、金华、南京设有适配基地,而在省份方面,安徽省拥有9家适配成员遥遥领先,北京市、河北省、浙江省各有5家,福建省、山东省各有4家。
龙芯秉承着独立自主和开放合作的运营模式,从指令集/IP核授权、到芯片级/主板级开发以及系统内核应用等方面对生态伙伴进行全方位的开放支持,帮助生态伙伴进行技术创新升级。目前龙芯的信息化合作伙伴上千家,可以提供从端到云基于龙芯的完整解决方案。相关软硬件开发人员数万人,已经形成强大的产业链与生态支撑能力。
同时,面向龙芯生态圈内的创新型中小企业提供基于龙芯生态伙伴计划和龙芯创业者支持计划。旨在推动龙芯生态企业基于龙芯平台开发产品,丰富龙芯产业生态体系,促进龙芯生态企业的紧密互动,增强龙芯生态企业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从目前信创产业打造的“生态圈”来看,无论是规模化布局信创生态的巨头企业,还是参与信创生态合作建设的细分领域厂商亦或是初创型亟需共生扶持的中小企业,都在积极地与产业链上下游进行适配认证、互相兼容,目前我国信创生态建设整体向好,进入繁荣发展期。
以企业厂商为核心的信创生态体系终究不是未来发展的终局之道,相反,脱离企业视角,聚焦目前各行业业务发展需求和特点,开展以行业应用场景为焦点的生态建设,将会是未来信创生态的建设方向之一。
从2021年起,信创工程开始在各地通过金融、电信、交通、能源等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进入到各地行业,以及数字政府、城市数字化、智慧城市等领域全面铺开,正在实现从“能用”到“好用”的突破。
“链长制”助力企业落地同时也是“双刃剑”
国家政策顶层设计为信创产业提供发展土壤,地方积极响应助力信创产业落地。组联盟、建园区、引企业、强人才、推政策等一系列举措。目前在全国各地广泛推行的“链长制”是地方政府在“政府抓经济”方面的制度创新。“链长制”通常由各地区主要负责人担任产业链的“链长”,集中协调各方资源,提升产业链竞争力,保障产业链安全,创新驱动产业链升级。2018年以来,湖南、浙江、江西、广西、辽宁等地先后推出省级领导兼任产业链链长的“链长制”。
各地在“链长制”实践过程中创新出的规划引导、精准施策、体系推进等成熟做法和经验,能有效解决目前在信创场景落地实施过程中遇到的认识水平低、地方保护主义、懒政怠政、核心技术产品供给不足、产品周边适配能力差等问题。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经济地理学教授王缉慈持续关注国内外产业园区和创新集群对“链长制”有不同看法,她表示,“产业空间组织不是“产业链”的纯技术建构,城市不是“产业链”的容器。集群研究者要有系统的思维,而不能停留在“链式思维”。”
北京交通大学信息管理理论与技术国际研究中心(ICIR)认为目前信创工程以国产化替代为主要实施路径,通过组织,互相适配,一定程度上利于信创生态建设,但尚未形成成熟的分工合作体系和清晰的产业链条;建设生态的过程中,需要大量资金、人才、时间、成本的投入,需要经过实际生产环境和应用场景的考验,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并且良性生态必须是开放的,目前不同生态体系间还存在壁垒,距离开放兼容的良性生态有很大距离。
确实,对于复杂产品来说,一条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不大可能由一个省市全部完成,即使是一个国家也可能无法从事所有的价值环节。价值链各个环节的空间分布是市场机制作用的结果。在开放的条件下,促进本地的产业联系,加强产学研合作,积极创造有利于技术学习、鼓励创新的产业环境,可望使本地的经济活动在跨地区的价值链中占据更高的价值环节,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信创生态化、产业化、链长制的方向,想要实现真正的应用落地和良性可持续发展,的确还需要经历一段长久的探索跨越期。
以上文章来源于信创牛 ,作者信创牛
网站声明:如果转载,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否则一切后果自行承担。
添加我为好友,拉您入交流群!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